http://www.mfb666.com

我们为什么热爱西安?

曾经我们在讨论逃离北上广这个话题,这一次大家在热议的是“逃离西安”。
我不知道疫情后到底有多少人会真的逃离这座正处于舆论风口浪尖、让大家比较失望的城市,但我相信所有对这座城市提出善意批评的人,是真的爱这座城市!
因为爱的太深,所以在乎的更多。
西安很大,常住人口也很多,以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为口径,截止2020年11月1日零时,西安常住人口为1295.29万人,排名全国第八、北方第三。
同时,西安的吸附力,正在吸引周边城市更多的人口流入西安,因为西安有优质的教育资源、医疗资源,拥有更多的发展机会。
但实际上,对于1300万甚至更多工作、生活在这座城市的“西安人”而言,不同的人心目中有着不同的西安。
对于老西安人而言,他们的父辈、自己的一生均生活在这座城市里,对于这座城市的热爱是发自骨子里的,因为这座城市是他们的全部,西安就是老西安人的家。
对于来自其他城市,在西安工作、生活10年以上的人而言,实际上也早已融入这座城市,深爱这座城市,在这座城市里拥有了自己的亲人、朋友,也已经成为真正意义上的西安人。
对于2017年之后在这轮人口涌入浪潮中来到西安的人而言,是真正意义上的新西安人,他们错过了曾经的西安,但见证了过去几年快速发展的西安。对新西安人而言,这座城市为他们提供了更多的机会。
当然,还有一部分人,他们的户口并不在这座城市,甚至在这座城市没有一份稳定的工作与居所,更多的是以临时工的身份参与到这座城市的建设之中,为城市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他们可能会踏上前往西安的列车,也有可能踏上前往其它城市谋生的列车。
总之,不同的人心目中一定有一个不同的西安,对这座城市的热爱程度也是不同的。
2022年,我来西安已经13年了,2009年大学毕业后就开始工作、生活在这座城市,奋斗在这座我们经常吐槽又舍不得离开的城市。
实际上,这些年来工作生活在这座城市的每一个人,对于西安这座城市的吐槽从来没有停止过。
我们在吐槽西安的堵车,在吐槽这座城市到处挖路到处施工,在吐槽这里的雾霾,在吐槽过去几年疯涨的房价,在吐槽这里的收入很低、消费很高……
但是,我们对这座城市又充满了太多的热爱。当这座城市取得一些成绩的时候,迎来高光时刻的时候,我们每一个人都为这座城市感到自豪与骄傲。
从一定意义上讲,在过去很多年的时间里,西安这座城市在城市管理层面并没有经历太大的坎坷与考验,更多的时候是顺风顺水。
但是,2021年12月开始的这轮疫情,将西安推向了全国人民的视野之中,将西安推向了舆论的中心。
也就是在这轮疫情灾难之中,这座城市的很多问题开始集中暴露。
从此轮疫情源头查明的缓慢,到城市管控带来的不便;从市民遭遇买菜难,到异地集中隔离初始阶段的短板;从城中村租户出村买馒头被殴打,到就医遭遇阻拦,再到一码通的两次崩溃,因为没办法提供核酸证明被医院拒收而流产的大月份孕妇……
每一次,都将西安推向了微博的热搜!
因此,在这段时间里,我们看到的信息,一方面是有的媒体报道的正能量,医护人员、志愿者、城市基层管理者辛苦的付出;一方面是各路媒体上,关于西安在疫情防控中所暴露出的问题。
其实,正能量与负面舆论,均反应出的是目前真实的西安。
就如外地朋友发微信问我最近咋样,我跟他们的回复是:既没有有些媒体说的那么的好,也没有有些媒体说的那么的糟糕。
实际上,在当今的人人是媒体时代,不管是官方媒体的记者编辑,还是自媒体,我们每一个人在报道、在写作的时候,往往会站在自己的立场上去讲述一件事情,将自己想表述的观点、事实不断的放大,而将其他的事实缩小甚至忽略。
正所谓“横看成岭侧成峰”,对于同一件事情,站在不同的角度,就会得出不同的结论与观点。
传播者永远只会告诉你想让你知道的,而不会告诉你事实的全部。
此时,就要求我们保持理性的思维,以免被误导。
当然,我们也看到在这轮疫情之中,有的媒体为了流量,为了博眼球,而不惜采用虚假的信息进行误导受众。因为,此时批评西安,能够带来更多的流量。
就如今天有媒体报道,1月5日西安男子预算30元买切糕,老板一刀下去308元。
这种无脑的信息竟然被各媒体转载。
此时,我想说:我出钱,你给我在西安的街上找个卖切糕的!

对于一座拥有1300万常住人口的特大城市而言,城市管理的难度复杂性可想而知,由此也就出现了这轮疫情将西安城市管理层面的短板集中暴露。
从这个角度来讲,西安肯定是不及格的,让工作、生活在这座城市的市民感到失望,特别是让新西安人对于这座城市的期待变成了绝望。
因此,大家喊出了疫情之后逃离西安。
其实,发现问题并不可怕,面对批评并不可怕,重要的是面对问题、面对批评的态度和解决方式。
在这一点上,实际上这座城市也在努力。从政府对每户免费送菜解决市民日常生活物资保障问题,到集中救助街头流浪人员,再到几起医疗事件中的追责……
但我相信,我们每一个人希望看到的是将一切防患于未然,而不是事后的追责。
因为,追责已经无法改变已经发生的一切。
对于经历这场疫情考验的西安而言,决策就是选择,有得就有失。曾历经千载洗礼,必也经得起各种磨难。所有的磨难,必将让这座城市更加坚韧与包容。
这座城市病了,有病医病而不是放弃。
一座自信的城市要敢于拥抱问题,并能在解决一个又一个问题的过程中,走向成熟与进步。
我们热爱这座城市,也期望看到一个更好的西安。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