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多家媒体报道:碧桂园服务已收购中梁物业全部股份,目前双方已签署相关收购协议。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中梁在近些年的发展模仿的是碧桂园,因此在地产界有着“小碧桂园”之称。
因此,此次中梁可以说是把物业卖给了自己的“偶像”。
在前些年的时候,碧桂园通过高周转、下沉三四线城市实现了快速发展。在迅速实现规模增长之后,碧桂园在这两年则重点布局一二线城市,产品层面重点发力高端改善市场。
中梁,1993年起家于浙江温州,在成立之后的很多年时间里,中梁的规模其实并不大,2013年的时候销售规模刚过百亿,这个规模在当年中国房企江湖中在80名左右。
中梁的真正提速是在2015年之后,效仿碧桂园的模式,即高周转、市场下沉。同时,这家温州起家的浙系房企也颇具闽系房企风格,高杠杆、通过并购迅速扩张,其中包括将总部搬往上海。
在这种模式之下,中梁的销售额从2015年的168亿元增长到了2018年跻身千亿阵营,由此在地产江湖上留下了“3年5倍”的传说。2019年中梁跻身中国房企TOP20,随后的2020年、2021年继续位列中国房企TOP20,2021年的销售额达到了1718.1亿元。
这种高杠杆的扩张,为其资金吃紧埋下了隐患。特别是在2021年下半年开始房企融资环境较差的情况下,过去几年增速过快的民营房企普遍陷入困境之中。
今年1月28日,标普将中梁控股的长期发行人信用评级从“B+”下调至“B”,其认为,由于融资渠道收紧和销售放缓,中梁控股在未来6个月面临的流动性压力将越来越大。

截止2022年2月11日收盘,中梁控股的市值为132.9亿港元,市值在288家上市房企中位列第59位。
值得注意的是,作为中梁集团旗下的物业板块,中梁百悦智佳服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梁百悦智佳)的实际控制人并非中梁地产板块的上市主体中梁控股,而是中梁集团的创始人杨剑。
在此次被碧桂园服务收购之前,中梁百悦智佳也在有计划的上市之中。
中梁百悦智佳于2021年4月29日首次递表港交所,招股书于半年后失效。该公司于同年11月24日二度递表,并于12月23日通过上市聆讯,但截至目前尚没有正式敲钟上市。
根据港交所最新资料,截至2021年6月30日,中梁百悦智佳有在管项目291个,签约管理的项目508个,在管总建筑面积约3320万平方米,签约总建筑面积约7120万平方米,超过半数来自中梁控股开发的物业。
2021年上半年,其收益为6.63亿元,同比增长207.3%;净利润为1.06亿元,同比增长307.7%。
就在中梁百悦智佳上市已经通过港交所上市聆讯之际,突然传出碧桂园服务收购中梁百悦智佳,有业内人士认为,或与近来房地产行业格局重塑,其资金状况不容乐观,急于变现,从而为地产板块解困有关。
其实,除了此次收购的中梁百悦智佳之外,碧桂园服务在2021年先后收购的蓝光嘉宝服务、富力物业等物业公司,这些出售物业公司的企业也均在地产板块资金吃紧,碧桂园也成为这两年物业市场上最大的买家。
此次收购中梁百悦智佳之后,将会为碧桂园服务增加超过3300万㎡的在管服务面积。
在关注完碧桂园服务收购中梁百悦智佳之后,我们不妨来关注一下中梁地产在西安的发展。
作为较晚进入陕西市场的百强房企,中梁地产进入西安之后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拿不到地,因此首先落地项目的是西安周边的铜川、安康等城市。
直至2019年3月,中梁地产以42%的溢价率拍下西咸新区秦汉新城塬北板块153.43亩土地之后,才标志着中梁地产在大西安范围内的首个项目落地。
2019年下半年,该项目以中梁壹号院的案名亮相并且入市销售,再次彰显了中梁高周转的特点,该项目的产品为小高层和叠拼。当时在火爆的西安楼市行情之下,中梁壹号院实现了快速去化。
中梁壹号院实景
2020年4月份,西咸新区能源金贸区板块48.3亩商服用地、54.494亩住宅用地进行公开出让。要求竞买者在商服用地内建设5万㎡的商业综合体、3年内建成并投入使用、建成后自持不少于2万㎡并且不少于20年。
这块地据说当时是为某浙系房企定向挂牌,但中梁地产半路杀出,以3.13%的溢价率拍下了商服用地、99.64%的溢价率拍下了住宅地块,住宅地块的楼面地价达到了6760元/㎡。
2020年下半年,能金区项目以中梁鎏金雲玺的案名亮相,2021年年初拿证入市销售。
不过,中梁鎏金雲玺的运气就没有中梁壹号院的运气那么好了。
一方面,能金区板块的房价在2020年快速拉升,2万元/㎡的均价已经透支了未来几年的空间,房价已经超过了西安主城区,优势不再;另一方面,2021年8.30西安楼市新政将能金区板块纳入到了限购范围之内,这对于原本就去化困难的能金区板块而言,无疑是雪上加霜。
因此,从中梁鎏金雲玺的开盘去化情况来看,并不理想。
在住宅销售情况一般的情况下,中梁还要实现商业综合体在2023年建成投入使用并且自持2万㎡,这个项目的资金压力可想而知。
从中梁在西安落地的这两个项目来看,均是通过公开竞拍高溢价形式拿地。与国企溢价拿地有“托市”倾向不同的是,民营房企高溢价拿地一般是土地储备吃紧的开发商常用的方式,例如这两年西安市场上的中梁、阳光城、隆基泰和等等,以闽系、浙系房企为代表。
高溢价拿地的好处是土储不足的开发商可以实现项目落地,实现品牌的落地、团队的保留,但其带来的问题是不可控的地价对于利润的实现必然产生影响。
对于在西安已经购买了中梁房子的业主而言,做梦也想不到一夜之间自己小区的物业公司从中梁物业变成了碧桂园物业!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