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mfb666.com

覆盖1800多万人、1.3万亿GDP!西安都市圈获批!

陕西人民等待了一年的西安都市圈正式获批了,西安都市圈成为继南京都市圈、福州都市圈、成都都市圈、长株潭都市圈之后,第5个国家级都市圈。

国家级关中平原城市群+国家中心城市+国家级都市圈+国家级新区,国家层面的政策给足了,接下来就看西安自己的努力了。

覆盖1800多万人

昨天下午,国家发改委官网发布了《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同意西安都市圈发展规划的复函》【发改规划〔2022〕298号】

复函中表示:原则同意《西安都市圈发展规划》

这标志着,期待已久的西安都市圈正式获批。

国家发改委在批复文件中明确表示:

发挥西安辐射带动周边城镇联动发展作用,加快西安—咸阳一体化发展,积极推动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产业分工协同协作、公共服务共建共享、生态环境共保共治,建立健全同城化协调发展机制和成本共担利益共享机制,积极培育现代化都市圈,提升对关中平原城市群的支撑能力,更好助推新时代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更好服务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更好融入共建“一带一路”。

虽然说西安都市圈发展规划的详细文件尚未正式发布,但在陕西省发改委官网上关于国家发改委批复西安都市圈的消息中明确提到:

西安都市圈规划范围主要包括西安市全域(含西咸新区),咸阳市、铜川市、渭南市部分区县和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面积约2万平方公里,2020年底常住人口1800多万人,地区生产总值约1.3万亿元。

《规划》提出,围绕构建“一核、两轴、多组团”的空间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都市圈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创新协同高效、产业分工协作、改革开放协同推进、生态环境共建共治、公共服务共建共享、文化传承发展、城乡深度融合。

到2025年,西安国家中心城市辐射带动能力进一步提升,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发展更加协调;到2035年,圈内同城化、全域一体化基本实现,全面建成具有全国影响力和历史文化魅力的现代化都市圈。

西安强省会地位突出

都市圈是以超大特大城市或辐射带动功能强的大城市为中心、以1小时通勤圈为基本范围的城镇化空间形态,已经成为承载发展要素、推动区域经济增长的主要空间载体。

目前,中国已经有上海、北京、广佛肇、杭州、深莞惠等10个2000万人以上的都市圈,以及重庆、青岛、厦漳泉等14个1000-2000万人的大都市圈。这些都市圈有的已经获批,有的虽然未获得国家层面的获批,但却已经形成事实上真正意义的都市圈。

这24个千万级大都市圈以全国6.7%的土地,集聚约33%的常住人口,创造约54%的生产总值。

按照“势力范围”来看,都市圈可以分为跨省都市圈、一线都市圈、强省会都市圈、弱省会都市圈等多个类型,西安则属于典型的强省会都市圈

2021年,西安的GDP占到陕西全省的35.87%,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西安的常住人口占到陕西全省的32.77%,GDP、常住人口均占到陕西全省的1/3以上。

作为强省会城市,我们应该看到:一方面西安与国内同为强省会的成都、武汉等城市从经济体量、产业基础等方面还有很大的差距;另一方面在陕西省内,其它地市与西安的差距不断在拉大。

2021年,成都的GDP已经达到1.99万亿元、武汉超过1.77万亿元,而西安仅为10688.3亿元,仅为成都的53.66%、武汉的60.33%,同时西安4.1%的经济增速也要远低于成都8.6%、武汉12.2%的增速。

因此,在各省纷纷角逐“强省会”的大背景下,西安急需壮大。

另外,虽然陕西这两年也提出了"加快宝鸡副中心城市建设,提升榆林交通枢纽城市和区域中心城市能级,完善汉中区域中心城市功能",但我们应该看到,依托于能源爆发在2021年已经迈入5000亿GDP军团的榆林,还是官方提出的陕西副中心城市宝鸡,均与省会西安有着非常大的差距,并且在虹吸效应之下,西安对周边城市的吸附力不断加强。

通过西安带动周边城市发展,也是西安都市圈所承载的重任。

西咸一体化是关键

从目前来看,西安都市圈获批之后,北至铜川、西至杨凌、东至渭南,都将在此次受益的范围之内,城市基础设施层面的互联互通,将会使得这个范围之内的城市联系更加紧密。

而不管是从国家发改委的批复表述来看,还是从陕西省层面的西安都市圈规划来看,西咸一体化无疑是西安都市圈发展、壮大的关键与核心所在。

西安主城区+西咸新区+咸阳主城区,将会构成西安都市圈的核心部分。

西咸一体化是2002年底提出的,当时的背景是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

从20年时间的推进来看,有收获,也有遗憾。

收获主要是西咸新区的成立,特别是2017年之后西咸新区交由西安代管之后,西咸新区实际上已经与西安实现了一体化,包括政策、交通等等。这一点,从去年年底、今年年初的这轮疫情防控政策就可以看出。

随着西安都市圈的获批,西咸新区将会成为西安主城区人口、产业外溢的第一站,迎来新的发展机遇。特别是目前西咸新区已经全面交由西安代管之后,西安将会在城市基础配套等方面,有更多的利好向西咸新区倾斜,今年春节后连接沣东新城与主城区5条道路集中开工,就是很好的例子。

咸阳与西安之间,隔阂依然存在。特别是在此次疫情防控中,咸阳对西安、西咸新区往返车辆、人口的劝返,使得长期双城生活的市民工作生活受到很大的影响。咸阳方面更是明确表示:咸阳西安“双城生活”人员原则上选择一地工作生活。

实际上,站在城市发展的层面来看,西安都市圈的获批、西咸一体化的推进、咸阳融入西安,对于咸阳的城市发展而言肯定是利大于弊。地铁1号线通往咸阳就是很好的例子,因为从咸阳的常住人口、经济体量来讲并不符合修建地铁的条件,这条地铁的修建就是西咸一体化带来的成果。咸阳融入西安之后,也将会成为承接西安产业外溢、人口外溢的重要组成部分,更多的人会选择“双城生活”。

对于任何一座城市而言,单打独斗的时代已经结束,未来必将是城市之间的融合,大城市获得更多的空间,周边中小城市获得更多的资源与机会,实现相关要素在都市圈内循环。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