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西安第一轮集中供地,昨天迎来了第一个成交日。
从首日的成交情况来看,土地市场依然延续着去年下半年以来的低迷,央企、国企、城投公司勉强撑着场子。
同时,从地价的角度来看,目前的地价与之前土地市场火爆时期相比,也有所下降。
在楼市政策暖风频传,房地产业继续支撑经济、城市发展的大势之下,此时的调整期对于手中现金流充足的开发商而言,无疑迎来了拿地的窗口期!
西安地价普降
按照计划,昨天共计有18宗土地迎来拍卖,最终的结果是:2宗报价触顶进入摇号环节、2宗小幅溢价成交、8宗底价成交、1宗中止出让,另外5宗地流拍,成交额共计154.635亿元。
拿地的企业分别为:中海、保利、中铁建、中铁、天地源、经发置业、鸿业地产(陕交控)、中铁一院、灞桥城建置业、纺织城开发建设、长安城投,全部是国企、央企、城投公司。
从各企业拿地的资金来看,耗资最多的为保利,耗资35.3亿元拿下了高新丝路软件城149.34亩土地,是昨天成交单宗地块最大的。另外,中铁建、天地源、中海分别耗资29.34亿元、24.78亿元、18.11亿元拿地。
值得关注的是此次所成交的各地块地价,与去年上半年之前土地市场火热时期相比,普遍出现了下降。
丝路软件城板块,2019年初高新地产在此拍下第一宗万元楼面地价地块时,楼面地价就已经达到了1.34万元/㎡,2020年4月高科房产在此拿地的楼面地价已经达到1.46万元/㎡,而这一次中海、保利、中铁建在该板块拿地的楼面地价普遍只有1.26-1.28万元/㎡。
中央创新区板块,天地源此次所摘得的地块楼面地价为12789元/㎡,而这块地对面紫薇地产2020年6月拿地的楼面地价为1.28万元/㎡、阳光城2020年7月拿地时楼面地价为1.3万元/㎡,比2年前的楼面地价还低。
高铁新城板块,2020年10月份经发置业在草滩二路拿地,楼面地价8889元/㎡,而这一次拿地的楼面地价为7115元/㎡,这一次的地块比上次的地块容积率还低。
灞桥板块,2020年初三迪在该区域拿地楼面地价8000元/㎡以上,中铁一院、灞桥城建置业、纺织城开发建设此次拿地的楼面地价为7500-7700元/㎡。
很明显,地价普遍出现了下降!
拿地窗口期到来!
地价的回调,并不是由于开发商对于西安这座城市的发展、西安楼市潜力的不看好,而是由于开发商普遍缺钱拿地房企的减少、西安拿地门槛越来越高。
目前能够在土地市场上参与竞拍的企业,除了国企、央企、城投公司之外,就是个别民企了,过去几年活跃在西安土地市场上高溢价拿地的正荣、中梁、阳光城、隆基泰和、华宇、碧桂园等民企集体缺席,万科、招商、绿城等企业也缺席了,土地市场的竞争激烈程度下降很多。
另一方面,目前西安主城区的地价越来越高,从昨天成交的地块看出,高新区4宗地的起步价在18.4亿元以上,灞桥区成交的4宗地有2宗也在10亿元以上……拿地的门槛越来越高了,再加上对开发商拿地资金来源的严格规定,越来越高的门槛将更多的开发商阻挡在了门外。
在土地市场回归理性的同时,西安为了土地市场的回暖,还出台了一些有利于开发商拿地的措施。土地公开出让取消了限房价、自持,并且在土地出让金缴纳方面,各区县、开发区政府出台的稳经济措施中明确了土地款的分期缴纳。
例如:未央区就提出可在出让合同签订后一个月内缴纳土地出让价款的50%,余款可按合同约定分期缴纳,缴纳期限最长不超过12个月……
土地出让金分期缴纳,从一定程度上可以减轻开发商短期的资金压力,增加流动性,减轻开发商的拿地压力。
这个时候对于开发商来说,毫无疑问迎来了拿地的窗口期。特别是对于打算新进入西安市场的开发商,土储不足急于拿地但手中资金又有限的开发商,主城区总价不高的小幅地块将是品牌落地、继续布局的机会。
因此我们看到,昨天报价触顶进入摇号环节的两块地,长安区的那宗地22.558亩、最高限价为3.105亿元,未央区的那宗地21.975亩、最高限价为2.5亿元,都是小幅地块,3亿左右就可以拿到。
在过去几年时间,重庆华宇、联发、合景泰富、荣安等房企在西安的第一个项目,拿的均是小幅地块。
有时候,当大多数企业选择躺平的时候,或许会迎来机会。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