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10个地市以及杨凌示范区,除了铜川之外,其余城市均已经发布了2022年上半年相关经济数据。
实际上,这已经不影响我们对陕西各城市今年上半年经济数据的分析。
一方面,陕西全省的数据减去已经公布的城市数据,基本就可以看出铜川的数据;另一方面,在陕西各城市经济规模中,铜川的规模在10个地市中是最小的,并且与第9名差距较大。
我们不妨从各城市今年上半年的经济数据中,洞察城市发展情况。

如果要说今年上半年陕西经济发展最猛的城市,那一定是榆林。
今年上半年,榆林以7.2%的GDP增速位居陕西全省第一,达到了2969.84亿元。同时,榆林超过洛阳(2915.6亿元),成为中西部经济体量第一地级市!榆林的经济体量超过了南宁、太原、哈尔滨等众多省会城市。
根据榆林市统计局发布的数据:2022年上半年,榆林第二产业增加值2252.26亿元,增长7.6%,增速位居全省第三;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增长47.7%,增速位居全省第一;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9.7%,位居全省第四,规模以下工业增加值下降1.9%,位居全省第一……
受益于这几年能源价格的上涨,中国的几座能源化工城市均实现强势崛起,其中榆林和鄂尔多斯是典型代表,陕K和蒙K早已是各自省区内的经济发展神话。
2022年上半年,榆林全市规上能源工业产值增长52.5%,增加值增长9.2%,其中煤炭开采洗选业增加值增长13.1%,石油天然气开采业增长4.6%,石油煤炭加工业增长10.4%,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下降10.9%!
经济的高速增长,也带来了榆林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大幅增长,截止6月末已经达到了6539.68亿元,增速30.4%,消费潜力太强大了,西安各大楼盘又开启了陕北拓客。
当然,从榆林各县区上半年的经济情况来看,贫富差距是非常大的。位于榜首的神木实现生产总值1026.5亿元,而位居最后一名的吴堡县仅为12.29亿元,两者相差近百倍!

除了榆林之外,陕西另一座能源城市延安今年上半年的表现也非常抢眼,以1062.39亿元反超渭南,坐上了陕西GDP“老五”的位子!
5年前,2017年的时候,延安的GDP排在渭南、汉中之后。2018年,延安超过了汉中,当年与渭南的GDP差距在208.8亿元。
随后,延安开启了对渭南的追赶超越,2021年的时候与渭南之间的差距只有82.63亿元,在今年上半年正式超越渭南,在陕西10个地市中GDP仅次于西安、榆林、咸阳、宝鸡。
2022年上半年,延安市的地方财政收入达到95.15亿元、增长45.5%,财政收入仅次于榆林、西安,位列陕西第三,增速则仅次于榆林位列陕西第二!

在陕西各城市中,大家最喜欢将咸阳、宝鸡两座城市的经济数据进行对比,因为在过去5年时间里,这两座城市一直处于你追我赶之中,咸阳曾经低迷过一段时间被宝鸡超越,但是2020年四季度开始咸阳突然提速,在2021年上半年与宝鸡之间的差距缩小至25.84亿元的情况下,最终实现了2021年全年超越宝鸡。
今年上半年,咸阳实现生产总值1288.79亿元、增速5.1%,增速位居陕西全省第二!宝鸡实现生产总值1272.45亿元、增速3.0%,增速位列陕西全省倒数第二。
西安、宝鸡,去年到今年是陕西各城市中的经济增速最慢的2座城市,也是拖全省后腿的两座城市。
对比咸阳、宝鸡两座城市今年上半年的经济数据就会发现,在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固定资产投资增速、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等关键指标方面,咸阳分别高出宝鸡3.4个百分点、9.8个百分点、7个百分点。
作为传统的工业城市,宝鸡像众多工业城市一样,正在经历转型之痛。
更重要的是,在国家推进都市圈建设的背景之下,陕西关中地区的城市格局正在迎来新一轮调整。与咸阳抢抓西咸一体化机遇、与西安的联系越来越紧密、承接西安产业和人口转移,渭南与西安之间的“西渭一体化”频频被提及,距离西安170多公里的宝鸡则关注度要弱很多。
而曾经被寄予厚望的西宝高铁,则使得西安的虹吸效应进一步加强,不到1个小时的高铁时间使得更多人流向西安。
根据宝鸡市统计局的数据,2022年1-6月宝鸡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亏损企业数量达204户,较上年同期增长20.7%,户数占整个规上工业企业的21.8%,亏损企业亏损总额8.9亿元,同比增长25.4%。
也就是说,2022年上半年宝鸡有超过1/5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是亏损的。
亏损户数较多行业:汽车制造业25户、非金属矿物制品业22户、通用设备制造业18户、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15户。
同时,部分行业产品、资金流通性,周转天数也在增加,流通性在下降。企业用工数也在下降。
对于宝鸡而言,如何将曾经的工业底子优势转化为质量优势,从一定程度上关乎到宝鸡的未来。
作为典型的强省会城市,西安的GDP、人口均占到陕西全省的1/3左右。
2021年上半年,西安的GDP占陕西全省的37.66%;2022年上半年,西安的GDP占陕西全省的35.14%。
这意味着,今年上半年西安在陕西全省中的GDP占比下降了2.52个百分点,而榆林在陕西全省中的占比则从16.34%增加到19.47%,增加了3.13个百分点。
另外,截止目前24座万亿GDP城市均已经公布了上半年经济数据,西安的增速位列第8位,看似可以,但实际上主要是由于大家增速都比较慢,集体不行。
具体到西安各区县中,增速最快的是鄠邑区,增速高达19.9%。而碑林区、莲湖区则呈现负增长,高陵区的增速仅有0.1%、临潼区增速仅有0.2%。
因为,西安是一个开发区造城的城市,西安经济最厉害的开发区就是高新区,而高新区涉及到了雁塔、长安、鄠邑行政辖区。
在今年上半年整体经济低迷的情况下,高新区的经济增速则非常抢眼。
根据高新区发布的数据,2022年上半年西安高新区实现生产总值1513.55亿元,同比增长10.2%。高新区的GDP在西安全市占比达到了28.2%!
其中,规上工业总产值同比增长35.2%,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0%,5大主导产业产值同比增长35.2%。
西安高新区工业和信息化局负责人表示,上半年,新能源汽车产业迎来爆发式增长,有力支撑全省全市汽车产量增速全国第一。特别是比亚迪上半年生产新能源汽车34.4万辆,较上年同期增长了500%,其配套的众迪锂电池成为高新区第7家百亿级企业。
西安其它开发区中,航天基地实现生产总值174.8亿元,同比增长6.6%,居全市开发区第三位;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21.6%,增加值增速位居开发区第一、全市第一。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