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mfb666.com

西安首次集中供地收官!土地市场降温明显!

经历6月29日、6月30日的土地出让之后,西安首次集中供地宣布结束。首次集中供地大部分土地为城改用地挂牌,主城区仅有5宗土地为公开拍卖。
这5宗公开拍卖的土地,2宗宣布流拍、1宗宣布出让中止,仅有2宗成交,分别被金茂、绿城竞得。这两宗成交的土地,溢价率分别只有20%、29.73%。

很明显,从首次集中供地的竞拍程度来看,并没有大家之前所猜想的那么激烈,与今年一季度能金区、泾河新城、曲江、浐灞等板块所上演的抢地大战相比,土地市场降温也是非常明显。


之所以出现如此明显的降温,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第一,竞买门槛的提高。
在3.30西安楼市新政中,明确提到“存在重大失信行为、超出“三道红线”管理要求的竞买人,不得参与土地竞拍。”
我们可以看到,与金茂一块竞拍鱼化寨71.8亩土地的企业分别为华润、天地源、保利、万科、中海、中铁、华侨城,与绿城一块竞拍航天新城109.24亩土地的企业分别为中海、保利、万科、绿城、华润、中铁,这些参与竞拍的企业不是央企就是国企,之前活跃在西安土地拍卖市场上的很多民企不见了身影!“三道红线”的要求将大部分的企业阻挡在了门外!
第二,限房价、定品质、竞地价,开发商需要重新计算成本。
首次集中供地,公开竞拍的地块采用了“限房价、定品质、竞地价”,也就是说在土地拍卖的时候政府已经把这块地未来的房价和品质定好了,这个时候开发商肯定得重新计算成本了,不再像以前那样对于未来备高价还有幻想。这种出让方式,对于成本控制较好、产品力又较强的开发商来说有着明显的优势,所以也就不难理解绿城、金茂拿下的原因了,这两家开发商均是以产品力见长。
第三,住宅自持要求,对于开发商资金实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这次首次集中供地的拍卖,对于地块的自持比例做出了规定,除了基础自持面积之外,当地价达到最高限价之后将竞拍自持比例和自持面积。
根据计算,金茂摘得的鱼化寨板块地块住宅自持面积在19674.6㎡,按照这块地房价限价23741元/㎡,这意味着金茂需要自持4.67亿元的货值,自持10年时间;绿城拍得的航天新城地块,需要自持9390㎡,按照这块地房价限价19658元/㎡计算,自持的货值在将近1.85亿元,自持10年时间。
这个时候,开发商必须重新计算资金流动性的问题了。
第四,这两年西安已经成交的几十宗高价地项目挤压在手中。
从2019年3月西安拍出第一块万元楼面地价算起,在过去几年时间西安拍出了将近40宗万元楼面地价。
在2021年6月30日之前,仅有招商臻观府、华宇锦绣长安这2个万元楼面地价项目入市销售,其余项目一直积压在开发商的手中。这种积压,对于开发商而言每经历一天都是资金成本、运营成本的支出,其对于接下来继续高价拿地肯定会报有比较谨慎的态度,对于参与新出让地块竞买的积极性肯定也将降低。
从首次集中供地的情况来看,已经基本实现了为西安土地市场降温的目的,竞买企业数量、溢价率等均有所降低,成交的两宗地块楼面地价均没有超过区域内的最高楼面地价,也避免了地王的出现。
根据中国指数研究院的数据,今年1-6月西安共计推出180宗土地,成交171宗。其中,住宅用地成交62宗,总成交面积321万㎡,平均楼面地价5176元/㎡。
今年上半年,西安拍出的最高楼面地价为雁翔路板块QJ7-8-51宗地,楼面地价在2.4万元/㎡以上,但据传这块地已经转手。其次为浐灞在3月1日拍出的6宗地,5宗地的楼面地价在1.5万元/㎡以上,最高达到了18989元/㎡;其次为绿城拍得的西咸能源金贸区地块,楼面地价1.6万元/㎡以上。
这半年时间,西安土地公开竞拍的热点板块主要集中在浐灞、泾河新城、秦汉新城等区域,而传统的热点板块高新区则显得比较低调。半年时间,高新区仅有6月29日金茂所拍得的鱼化寨地块成交,其余板块今年上半年没有供应住宅用地。
而今年上半年,从房企的表现来看,2次及以上溢价拿地的企业分别为万科地产(泾河新城、蓝田溢价拿地)招商蛇口(秦汉新城、浐灞溢价拿地)绿城房产(能金区、航天新城溢价拿地)
另外华润置地、龙湖地产、卓越集团、正荣地产、沣东地产、紫薇地产、中天美好、旭辉地产、三迪地产、高新地产、隆基泰和等企业今年上半年也有通过溢价形式在西安、西咸新区拿地。

集中供地,为土地市场降温;新房扎堆入市,将为新房市场降温……随着传言中的二手房指导价格落地的话,西安二手房市场也将会迎来降温。届时,西安楼市的转折点或将到来!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